没有在拍面的有效击球区(甜区)击球容易导致“打飞球”,“用了很大的力气却击出力量很小的球”等一系列问题。
相信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网球爱好者。
那么,为什么击球老打到拍框呢?多半是因为以下这些原因。
本期内容:
击球敲框的原因
1、盯球还不够
平时我们总强调盯球的重要性,但想要让球与拍面在有效击球区(甜点)发生碰撞,不仅要知道球往哪里来,还要知道拍往哪里去。
所以在一开始我们要集中注意力盯球,追踪来球的飞行轨迹,由此不断地调整站位、球拍高度、距离身体的距离,挥拍击球时要盯紧击球点,在拍面甜区扎实触球。
并且在击球完成之前要保持头部不动,也就是所谓的“留头”。因为如果头部随着挥拍击球而转动会影响拍面状态、挥拍轨迹,导致击球动作变形,最终影响击球的稳定性。
追踪来球,紧盯击球点、适当留头,做到这三点能明显减少打到拍框的情况,还能提高击球稳定性。
2、肌肉僵硬
很多球友敲框是发生在关键一分的紧张时刻,在出现简单机会球的兴奋时刻,因为这些时刻很容易引起肌肉僵硬、也就是所谓的手太紧,使击球者不能协调准确的完成技术动作。
而适度的放松能使肌肉保持在最好爆发力的状态并且把这最大的爆发力用在了击中球的一瞬间。同时击球前越放松,击球时神经末梢受到压力刺激产生的兴奋就越强、越清晰,更能够以正确的技术要求做出更为精确和协调的动作,有效避免敲框现象。
3、没有在正确的位置击球
由于预判失误或没有提前做击球准备、脚步到位不及时等原因而导致没有在正确的位置击球,从而导致触球点偏离预期的有效击球区域。
常见的就是击球点太靠后会导致视线受限,击球点模糊。这时就不是球拍去击球,而是球来找拍,是否在甜区击球全看运气。
或者身体离球太远,最后勾着球打,能把球勾过去就不错了,就别提什么甜点击球了。
4、其他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由于击球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同样也会导致击球敲框现象。
比如在发球的时候,非持拍手在抛球之后太早下落,头部太早的下垂,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的看见球的击球点。
击球时身体太早的打开朝向球网,而没有做到盯击球点、留头。
网球是一项高速对抗的运动,面对快速的来球,用大约100平方英寸的拍面,用正确的动作、适当的力量击打来球正确的部位,还要保证击球都要落在甜区,太难了。
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训练,去建立一套固定的肌肉记忆和反应机制,从对手出球的一瞬间开始,你就需要开始盯球、预判,然后快速移动到位,保持放松挥拍击球,击球时要紧盯击球点、适当留头。
这套机制经过大量的训练、比赛,不断的受到刺激和强化,具有很大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你无需思考很多,就能自然而然处理来球。
注:本文图片截自“Fundamental Tennis”,“Howcast”
- END -
加小天宝宝个人微信 sheep336699,进入下方城市群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广州 | 成都 | 杭州 | 西安 | 郑州 | 南京 | 青岛 | 济南 | 长沙 | 南昌 | 武汉 | 福州 | 沈阳 | 无锡 | 佛山 | 东莞
深圳 | 珠海 | 汕头 | 厦门 | 海南
(长按下方二维码,后台回复“正手”,获取相关技术内容)
点击下方蓝字,Wilson专业快干冰爽网球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