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为大家详解挥拍击球的两个关键——力量和控制。
网球击球力量主要来源于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及大肌肉,也就是大腿、臀部、核心等肌肉的作用,总结就是身体发力。
获取力量还不够,将这股力量最大程度传输至网球上才是我们挥拍击球的目的。
按照腿——胯——肩——手,从下到上的动力传输顺序进行传导,基本遵循前停后动,当前面一环的力量传输停止时后面一环开始加速,一环接一环。
而且是单侧启动,就好比蹬地的时候有由单一重心腿起主要的蹬地作用,右手持拍者就是右胯前顶。
以纳达尔为例,屈膝下蹲,重心落在左脚,肩胯也有明显的转动,这是一个蓄力的过程。
首先下肢蹬地伸直带动肩胯同步前转(1-3)当胯转正之后停止,肩持续转动(3-4)当击到球之后,肩也停止了转动,这时身体几乎不动,身体产生的力逐步传输最后通过手臂挥动贯穿到球上(4-5)当球已经大大远离拍面时才再次转动肩部实现收拍(6)
从下到上、转动的幅度逐渐变大,手转>肩转>胯转>腿转。所以力量传输从下到上,从后往前逐级传递、不断扩大!
所以在击球后,有一段几乎只有手在动,不是因为没有用身体打球而是因为动力链传导到手臂这一环了,如果从头到位只有手在动那才是错误的。
蹬地之后,肩胯手一起同步转动。有利用转体的力量去击球,力量没办法逐环传递放大,比第一种费力。
只转肩没转胯,只用上半身和手臂打球。胯看似动了,其实是被上半身带动的。
很多业余球员都是用这种力量传导方式,主要利用小肌肉打球,不仅打球比较费力,控制性较差,而且还容易受伤。
如果你的力量传导方式是第三种,那么引拍越大——加速空间越大——击球就越有力。当你的力量传导方式是第一种时这点就不成立了,费德勒、德约众多ATP球员的引拍不大,但击球却很有力。
(长按下方二维码,后台回复“正手”,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