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比赛中不得不面对需要跑动起来打正手的情况(不一定是处于防守被动的情况)。 有3个关键点,可以帮助你打好跑动中的正手。 1、做好准备,分腿垫步是必要的,之后及早的做好转体引拍。 2、控制好击球点和身体的距离,在跑动中很容易不好把控击球点。 3、击打球的外侧,将球打好斜线深区。
经常在比赛中不得不面对需要跑动起来打正手的情况(不一定是处于防守被动的情况)。 有3个关键点,可以帮助你打好跑动中的正手。 1、做好准备,分腿垫步是必要的,之后及早的做好转体引拍。 2、控制好击球点和身体的距离,在跑动中很容易不好把控击球点。 3、击打球的外侧,将球打好斜线深区。
2017美网期间首发的三支重量级球拍,前两支是小蓝,往期推文曾详细介绍过。 第九代Babolat Pure Drive一分钱试打 Wilson Ultra Tour 涂装背后的真正主角 1、第三支是从小蓝变成的小绿 出师不利。 小绿拍作为阿扎伦卡转投到Yonex旗下的第一支球拍,由于阿扎伦卡与男友争夺儿子的官司,导致缺席美网。 阿扎新拍在温网时,战拍还是神秘的黑色涂装。 但好在另一位代言人、美国本土选手范德维格,淘汰世界第一卡普利斯科娃进入四强。 总算给了这一支球拍带来充分曝光。 2、三项创新 全新的小绿,一共有三…
什么是现代网球中最重要的回球? 视频的作者认为是对方处于进攻架势打出的,又深又重的来球。(虽然小编对此稍有微词) 你总需要在场上面对对手打出的一些又深又重的来球,该怎么处理这些回球呢? 因为球速较快且深,你需要迅速退后并找准击球点,将球拉回对方场区,并且保证过网较高,随挥足够大,加上重重的上旋,在保证不失误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对手不轻易继续进攻。 阅读原文 -> Yonex EZone
2017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男单决赛,纳达尔对安德森的一战,酣畅淋漓。 和大多数人赛前预测的一样,纳豆胜。 但是,纳达尔到底赢在哪些地方呢?数据告诉你。 1、网前得分率80% 在大家的印象里,纳豆是一个底线选手。 但其实纳达尔在这届美网中,上网得分率排名第四。在上网次数低于30的名单中,更是排名第一。 决赛中,纳达尔的网前得分率更达到了惊人的100%(16/16)。 而安德森的美网上网得分率为66%(111/168),决赛时更是降到47%(16/34)。 虽然决赛时,两人上网得分都为16,但安德森却付出双倍的成本。 对…
有人会问,什么是防御性高压?高压不应该是一项必杀技一击制敌吗? 这对职业球员是没问题的,绝大部分高压球都可以视为绝对的机会。 但在业余球手里,经常会有一些挑高来球已经越过了你在网前正常高压的击球位置,这时你需要边后退边打高压,显然这样的来球在业余球手里并不具备成为一个绝对的机会并且有极大的概率打丢。 在我们处于这样的水平时,遇到这样的过顶挑高球,不然尝试先把回球拉回均势相持。 简单说一下做法,面对这样的回球,不要像职业球员譬如费德勒那样靠手腕去向下扣球,而是把它当成更高击球点的截击,将球向底线深远区切挡过去,同时也…
1、巨人杀手 纳达尔拥有良好的接发能力,出色的底线相持。 所以,纳豆对大个子选手的战绩总是一败难求。 卡洛维奇:5:0 伊斯内尔:6:0 安德森:4:0 明天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安德森取胜的机率显然很小,但一点机会都没有吗? 2、大满贯的不确定性 大满贯比赛具有不确定性的鸡血魔力。 往往在巡回赛被打得“抬不起头”、一胜难求,但只要到了大满贯,就会有翻盘的可能。 今年法网的蒂姆,就有这样经历。 09年的纳达尔,则送出法网首败。 当然,要想取得这样的翻盘机会,必须要有基本的实力作为保证。 蒂姆今年红土赛季战绩是仅…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发球因为练得少,到了比赛的时候,几乎就是碰、敲、拍过去的。 想象你是怎么打底线上旋球的,可以感受一下慢慢抬高击球点,实际上上旋发球就是更高位置的底线上旋球。 所以,首先你得使用大陆式握拍,才能体会到刷球的感觉。 有一些小tip帮你训练上旋发球的感觉。 你可以在靠近发球线的位置,双膝跪地训练,因为这个时候发球点比正常低且相当靠近网口,只有增加上旋才能保证发球落在发球线内。
这是一场美国内战的决赛。 将诞生一位新的大满贯冠军。 同时,也是2017年第四个大满贯冠军选手。 1、交战纪录 斯蒂芬斯vs凯斯,她们之间只交战过一次。 2015年迈阿密、斯蒂芬斯6:4、6:2取胜。 2016年她们都经历严重的伤病,2017年才复出后,目前战绩: 凯斯:17胜8负 斯蒂芬斯:14胜4负 两者在“伯仲之间”。 2、对防守型球员战绩 在面对防守型选手时,她们的胜率都很低。 斯蒂芬斯:6胜16负 凯斯:3胜18负 面对对手的顽强防守,凯斯除了强攻,很难有其它应对办法,处于全面劣势。 而斯蒂芬斯则还能用自…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应达成共识:是的,需要重心下降。 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初级选手容易把重心降低后,当面临弹跳较高的回球时容易出现跳起击球的情况,这容易让击球变的不稳定,并且不容易控球。 这个视频将演示重心下降的目的是为了将蹬地的力传导到击球上,所以重心下降是为了蹬地击球而不是跳起击球,是Push Up而不是Poping Up...
四强已经决出,此刻,谁才是2017届美国网球公开赛最大的男单热门? 来看看纳达尔与德尔波特罗的赛前分析。 1、交战纪录 在整体交战纪录上,纳达尔数据领先。 但在硬地场上,德尔波特罗反而以5:4多胜一场。 同时我们细看会发现:纳达尔两波四连胜发生的时间有点尴尬。 2007-2009:德尔波德罗转职前三年 2011年:大师兄手术后复出排名485 而最近的一次交战,发生在同样是硬地场的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德尔波特罗取胜。 应该说,大师兄在交战纪录上并不处于下风。甚至细分来看,还是占优的一方。 2、打法风格 德尔波特罗美网与…
相对于正手截击容易出现出界,反手截击更容易出现的问题则是下网。 通常反手截击下网的原因是使用了太多向下切砍的动作,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向深处推送的感觉。 有一个小窍门可以快速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注意手肘抬高。 很多人为了施加下旋,随挥时手肘位置降低,其实应该从引拍到随挥手肘都在稍微远离体测的位置。 如果你有反手截击下网的毛病,不妨尝试一下这个解决小tip~ 阅读原文 -> 网球二手社区
1、失约 纳达尔表现极佳状态,6:1、6:2、6:2直落三盘,拿下了自己的小迷弟卢布列夫。 然后,静静等待与费德勒美网的第一次费纳决。 然而,费德勒这次失约了。 第一盘战至5:5时,费德勒一个双误送出破发点。 德尔波德特罗没让这个机会溜走,完成破发后,顺利保发拿下第一盘。 第二盘提升状态的老牛,6:3扳回一盘。 但第三盘,费德勒又是先被破发的一方。 还好奶牛及时回破,把比赛拖入抢七。抢七中费德勒有四个盘点机会,全都漏点,反被大师兄10:8拿下。 2:1的比分让大师兄越战越勇,第四盘又先完成破发,并拿下比赛。&nbs…
网球正手击球通常有关闭式、中间式以及开放式。 通常关闭式不推荐使用,比较鼓励使用中间式和开放式站位(这里有个误解是中间式其实就是很多人理解的关闭式站位),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选择呢? 其实击球站位需要视场上情况来使用。 对大部分业余球手来说,如果时间足够准备,更推荐使用中间式站位,因其更稳定,传递力量更好,毕竟咱们没有职业球手那种蹬地转体的力量。 而当被大角度调动时,我们为了更快的回位,则需要使用开放式站位。 阅读原文 -> 网球二手社区
小天在观看美网的同时,也“偷看”正在日本举行的大冠军杯女排赛。 有关中国vs巴西的比赛是这样的。 双分2:2战平,来到决胜局 中国队5:10落后,但顽强追平 又逃两“赛点”,战胜巴西队 哈哈哈,和网球也是很类似的嘛。取胜的关键就是坚持,要有女排精神! 1、火热 回来继续看美网。 要说今年美网谁的手感“最火”,非布斯塔莫属。再次直落三盘,横扫施瓦茨曼。 布斯塔一盘不丢,来到自己首个单打大满贯四强。同时很好弥补了之前两个大满贯的遗憾。 法网8分之一决赛因伤退赛 缺席温网 另一场发球大炮之间的对决,最终“女排精神”附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