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连败!简直是成万吨的伤害,这无论在世界级的体育赛事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是比较罕见的。不过,输球也得看对象吧,要是输给世界上最多大满贯获得者的“球王”费德勒的话,指不定你还偷着乐呢!况且很多遭遇十连败的选手也并非等闲之辈,于是把“十连败”与“俱乐部”连在了一起,渐渐被大家所接受。
这也反衬出费德勒作为一代球王在统治力和稳定性方面的过人之处。费德勒以17个会员高居第一,着实变态,巅峰时期真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各场地均衡也可见一斑。
这一点在同时代的伟大球员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身上都无法做到。拥有自己的“十连败俱乐部”在职业网坛可以说是一个无尚的荣誉,其难度比拿下一两个大满贯冠军还要高。
在职业网坛能搭建起“十连败俱乐部”的,通常也就是那些顶尖选手,这其中费德勒凭借前几年对网坛的绝对统治,纳入了最多的“男子俱乐部会员”,只是从2008年开始,费德勒的统治力逐渐下滑,“十连败俱乐部”里的成员们也开始上演“胜利大逃亡”:冈萨雷斯率先在2007年年终总决赛甩掉了这个帽子,接着是2008年迈阿密大师赛上的罗迪克,接下来又有达维登科、索德林等六人相继脱团。
除了费德勒之外,现役男子球员当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十连败俱乐部”成员数量也相当庞大,分别有11人和6人。有趣的是,这三人俱乐部会员的名单重叠度相当高,比如塞皮、斯泰潘内克同时是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的会员,伯蒂奇同时进了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名单,而最可怜的是瓦林卡,他同时入选了费纳德三人的俱乐部,估计瓦林卡的内心是崩溃的。
当然,进入费纳德三人的“十连败俱乐部”名单绝不意味着选手实力有多糟糕,相反恰恰说明了该名选手的优秀。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不俗的实力,能打到大多数赛事的中段,才有机会多和最顶尖选手碰面,从而进入他们的俱乐部。事实上,这些“十连败俱乐部”成员很多都在后来发生了锐变,比如“公用男仆”瓦林卡就在2014年一举翻身费纳德三人,还拿下了澳网冠军,堪称年度励志大戏。
除了ATP四巨头之外,费雷尔和伯蒂奇也有各自的俱乐部,费雷尔的十连败俱乐部包括阿尔马格罗(15+),伯蒂奇的是安德森(12+)。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十连败俱乐部”开张的年龄大部分都集中在25-28之间,而真正的天才少年比约博格吸收第一名十连败会员时,还不到21岁半……
另外,还有一批不能忽视的名单是潜在会员,四巨头依然势不可挡,若想晋级“十连败”,想必只是数字和时间的问题啦!详情如下图所示:
四巨头之外的几大球员也是棒棒哒,比如下面的费雷尔、伯蒂奇和特松加,战果也是杠杆哒!
值得一提的是,ATP史上连败纪录为17场,有3对选手:
已经退役的Connors不仅自己的俱乐部有8名成员,还身兼3大会员,实在是很牛叉啊!
80年代最佳男子网球员伦德尔、美国网球运动员麦肯罗的战绩也是不能忽视的,毕竟,他们在那个年代创造了历史。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文章评论